【侨报讯】一份由太平洋西北地区主要公用事业公司委托的最新报告显示,从2026年起,该地区可能面临电力供应不足的风险,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甚至可能出现轮流停电。

报告由能源与环境经济咨询公司(E3)编制,分析了涵盖华盛顿州、俄勒冈州、蒙大拿州、爱达荷州及部分犹他州、怀俄明州的能源系统。结果显示,当干旱导致水力发电不足、又遭遇持续数日寒潮时,电网的可靠性将受到最大威胁。

报告预测,西北地区的电力缺口将在2026年达到约1300兆瓦,到2030年可能扩大至8600兆瓦。虽然未来数年预计会有约3000兆瓦的新项目上线,但进展可能受政策、供应链及建设周期影响。

美国最大的水力发电综合设施——大古力水坝位于哥伦比亚河上。(图片来源:Ice Age Floods Institute)

专家指出,随着气候变化和干旱加剧,水力发电的波动性增加;而冬季寒潮期间,风速降低、太阳能发电能力也减弱。与此同时,煤电厂陆续退役,替代能源的稳定性尚不足以支撑快速增长的需求。

E3合伙人阿恩·奥尔森(Arne Olson)表示,当前电力需求正以“世代未见”的速度增长。根据太平洋西北公用事业委员会的最新预测,电力需求年增长率已从2022年的0.9%攀升至3.2%。推动因素包括人口增长、城市开发、电动车普及、空调使用增多以及数据中心建设。

西北能源联盟政策专家弗雷德·休特(Fred Heutte)指出,虽然警讯值得重视,但无需恐慌。“解决方案不在于单一能源,而在于多元化能源组合。”

报告同时指出,如果计划中的太阳能、风能及储能项目都能如期建成,理论上可填补预计缺口,但2030年前全部完成的可能性不高。

今年1月的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周末,西北地区曾一度接近电力危机。当时西雅图创下16华氏度(约-9℃)低温纪录,风电几乎归零,系统需从加州和西南地区紧急输入近5000兆瓦电力,险些触发轮流停电。

能源专家警告,随着人口与工业负荷持续攀升,若缺乏及时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区域协调,太平洋西北地区在未来十年可能面临更频繁的电力紧张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