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记者林雪丹8月20日西雅图报道】8月13日至17日,世界顶级科幻盛会——世界科幻大会(Worldcon)时隔六十余年再次回到西雅图,在西雅图会议中心峰会大楼举行。为期五天的大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科幻与奇幻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推想文学的辉煌历史与无限未来。

这是自太空针塔落成以来,西雅图首次承办Worldcon。大会主题为“为每个人构建昨日的未来”,以复古未来主义风格致敬1961年西雅图上一次举办Worldcon的历史。大会主席凯西·邦德(Kathy Bond)表示,太平洋西北地区拥有热情而多元的创作者与读者社区,“我们希望把这里的魅力与世界分享”。

科幻迷齐聚西雅图会议中心峰会大楼,参与科幻文学界的盛会。侨报记者林雪丹摄

本届大会邀请了包括《杀人机器人日记》作者玛莎·威尔斯(Martha Wells)、科幻艺术家多纳托·詹科拉(Donato Giancola)、火箭科学家布里奇特·兰德里(Bridget Landry)以及《权力的游戏》原著作者乔治·R·R·马丁(George R.R.Martin)在内的重磅嘉宾,超过800位小组成员参与了涉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监控技术、《星际迷航》同人创作及Cosplay设计等广泛话题的讨论。

马丁在座谈会上回忆了自己高中时期的写作经历,并坦言托尔金的《魔戒》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但他个人更偏爱“不可预测”的故事转折。作家约翰·斯卡尔齐(John Scalzi)则分享了《红衫军》的创作缘起——源自对《星际迷航》电影台词的愤怒,而玛莎·威尔斯谈到《杀人机器人日记》从“原本打算让角色死去”到“舍不得结束”的转变,并透露该系列帮助她认识到自己的多样性。科幻老将大卫·布林(David Brin)则呼吁公众警惕人工智能带来的刻板叙事,并介绍了新上线的平台TASAT.org,旨在通过科幻故事启发现实中对科技的思考。TASAT是“There’s a Story About That”(总有故事能对应这个问题)的缩写。

在西雅图本地作家中,华裔作者黛安娜·马带来了她的新作《混沌之力:恐龙战队小说》,为孩之宝旗下的《恐龙战队》系列带来了全新演绎,从“黄衣战士”特丽妮·关(Trini Kwan)的视角展开,描绘了一位看似内向普通的亚裔女孩如何在危机中勇敢站出、接受自我并守护家园。黛安娜对侨报记者表示,她希望通过特丽妮的经历让更多年轻读者,尤其是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青少年,能够在科幻与奇幻故事中看到自身的影子。她还谈到,特丽妮复杂的亚裔身份认同折射了移民社群的历史与现实,“我想写的不仅是一个会打怪兽的超级英雄,更是一个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力量和归属的角色”。

华裔作者黛安娜·马与科幻迷们分享她的新作《混沌之力:恐龙战队小说》。侨报记者林雪丹摄

前来参会的华人科幻迷王先生表示,童年时阅读的科幻小说开启了他对文学的热爱,虽然现在工作繁忙,但仍会尽可能抽时间阅读。这次世界科幻大会来到西雅图举办让他非常激动,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报名参会了。他也关注了今年入围雨果奖的一众作品,其中不乏华人作者的身影。他认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作家涌现,为世界科幻文学带来不一样的视角。

本届科幻大会的高潮无疑是8月16日晚举行的雨果奖颁奖典礼。作为科幻界最负盛名的奖项,雨果奖不仅是对年度最佳作品的褒奖,更是整个科幻社区对创意与想象力的礼赞。

记者、科幻作家弗兰克·卡塔拉诺(Frank Catalano)指出,西雅图与科幻渊源深厚。20世纪80年代以来,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冯达·麦金泰尔(Vonda McIntyre)、格雷格·贝尔(Greg Bear)等大师定居于此,催生了克拉里昂西部作家工作坊,培养了无数人才。他认为,科幻曾激励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等科技巨头的崛起,如今Worldcon重返西雅图,为当地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邦德强调,艺术和推想文学依然不可或缺,因为它们能够激励人们突破现状、构建更美好的未来。随着世界科幻大会圆满落幕,这座城市再次见证了科幻如何跨越世代,持续点燃人类对未来的想象。

科幻迷摆出造型与经典科幻形象合影留念。侨报记者林雪丹摄

2025年雨果奖主要获奖名单如下:

最佳长篇小说:《染污之杯》(The Tainted Cup)

最佳青少年图书(洛德之星奖):《希涅·伦德》(Sheine Lende)

最佳中篇小说:《灭绝之牙》(The Tusks of Extinction)

最佳短中篇小说:《海边的四姐妹》(The Four Sisters Overlooking The Sea)

最佳短篇小说:《如家人般缝入肌肤》(Stitched to Skin Like Family Is)

最佳诗歌(特别雨果奖·西雅图):《言语之战》(A War of Words)

最佳系列作品:《天地之间》(Between Earth and Sky)

最佳漫画或图像故事:《星际迷航:下层舰员——开辟你的曲速航程》(Star Trek:Lower Decks:Warp Your Own Way)

最佳相关作品:《推测的白性:科幻与另类右翼》(Speculative Whiteness:Science Fiction and the Alt-Right)

最佳戏剧表现·长篇:《沙丘:第二部》(Dune:Part Two)

最佳戏剧表现·短篇:《星际迷航:下层舰员——新下一代》(Star Trek:Lower Decks:“The New Next Generation”)

最佳游戏或互动作品:《库德之洞》(Caves of Qud)

最佳编辑·短篇:尼尔·克拉克(Neil Clarke)

最佳编辑·长篇:戴安娜·M·傅(Diana M.Pho)

最佳职业艺术家:阿丽莎·威南斯(Alyssa Winans)

最佳半专业杂志:《非凡》(Uncanny Magazine)

最佳同人作者:阿比盖尔·努斯鲍姆(Abigail Nussbaum)

最佳同人艺术家:莎拉·费利克斯(Sara Felix)

最佳同人播客:《戴安娜·韦恩·琼斯的八天》(Eight Days of Diana Wynne Jones)

最佳同人志:《黑宅极客问题》(Black Nerd Problems)

最佳新人作家(阿斯托宁奖,非雨果奖):莫尼奎尔·布莱克古斯(Moniquill Blackgoose)

2025年雨果奖主要获奖者合影留念。侨报记者林雪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