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7月24日发布内部备忘录,首次正面回应公司内部因大规模裁员而引发的广泛不安。他在备忘录中承认,微软在迈向人工智能时代的过程中“有时可能会让人感到混乱”,但强调公司依然在多个维度上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并呼吁员工坚定信心、秉持核心价值观。
纳德拉表示,尽管微软在2025年迄今已裁员超过1.5万人,仅7月初就裁员9000人,创下历史记录,但公司整体仍在招聘,员工总数维持相对稳定。他指出,公司资本支出创纪录,市场表现强劲,人工智能人才和专业知识获得空前认可,这些都表明微软正处在一场重大技术转型的关键节点。
“这是一个没有特许经营优势的行业。进步并非直线,而是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动态过程。”纳德拉写道,“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在这场变革中引领潮流,发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据GeekWire报道,在裁员引发争议之际,微软正大举投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试图巩固其在AI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公司宣布一项高达40亿美元的“Elevate”项目,旨在帮助全球数百万人掌握AI技能。与此同时,过去一年公司资本支出估计达800亿美元,以扩张数据中心和采购AI芯片等核心资产。
不过,这些投资也带来不小的运营压力。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近期坦言,巨额资本投入使公司不得不压缩成本,而在科技行业,“削减开支”常常意味着裁员。
裁员风波也暴露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深层焦虑。一些现任与前员工表示,裁员过程缺乏沟通与同理心,冲击了纳德拉过去十年致力于打造的包容型领导形象。前高级工程师詹姆斯·麦卡弗里(James McCaffrey)在一篇广为流传的博客中直言,微软“已经从一家好公司变成一家可耻的公司”,其内部诚信“低到接近于零”。
面对员工质疑,纳德拉在备忘录中表示,裁员是“我们必须做出的最艰难决定之一”,他向所有离职员工表达了诚挚感谢,称他们的贡献“塑造了公司的形象”。
纳德拉还提出公司当前的三大战略重点:安全、质量和人工智能转型。他强调前两者“无可商量”,因为微软的数字基础设施如今对全球关键系统至关重要。他将微软从“软件工厂”演变为“智能引擎”的过程比作90年代初的PC革命,称“现在正是塑造未来的时刻”。
微软当前正处在技术转型的风口浪尖,内部挑战和外部竞争同样激烈。据《金融时报》报道,过去半年,微软已从谷歌DeepMind挖走逾24名AI专家,反映出一场由Meta等科技巨头主导的“AI人才争夺战”正加速上演。
纳德拉在信末表示,他将在下周发布的财报中提供更多信息,并将在即将举行的员工大会上亲自解答员工疑问。他希望员工能在这一关键时期“学到最多、影响最大、参与最深”,共同推动微软走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