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比尔·盖茨(Bill Gates)5月8日正式宣布,将在未来20年内把自己99%的财富——约2000亿美元——捐赠给盖茨基金会,并于2045年关闭这家成立已有25年的全球最大私人慈善机构。这项决定不仅意味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慈善捐赠承诺,也宣告了一个全球公共卫生与教育慈善时代即将谢幕。

根据盖茨基金会披露,目前该基金会已累计拨款1000亿美元,手头仍有770亿美元的捐赠基金。随着比尔·盖茨新一轮捐赠承诺兑现,未来20年内,基金会将追加支出2000亿美元,用于全球疫苗接种、消灭脊髓灰质炎、抗击疟疾、改善母婴健康、推广教育和性别平等等重点项目。这项承诺经通胀调整后,已超越历史慈善巨擘洛克菲勒与卡内基,几乎仅次于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承诺捐赠的约1600亿美元。

“我死后,人们会说很多关于我的话,但我不希望他们说‘他死时很富有’。”比尔·盖茨在公开声明中援引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那句名言“死时如此富有的人是可耻的”,坦言这一决定源自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他表示,随着全球政经环境动荡、援助资金持续缩减,盖茨基金会将把握最后20年窗口期,全力解决全球卫生与发展领域的紧迫问题。

比尔·盖茨5月8日承诺,将在未来二十年内捐出几乎全部个人财富,并表示全球最贫困人口将通过他的基金会获得约2000亿美元。(图片来源:路透社)

盖茨基金会首席执行官马克·苏兹曼(Mark Suzman)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未来20年基金会年均预算约90亿美元,捐赠节奏趋于稳定,不再追求规模性扩张,而是集中资源“押注最能带来最大影响力的项目”。目前全球卫生形势复杂,乌克兰与加沙冲突、全球经济低迷、各国外援缩水,都使得像盖茨基金会这样能稳定投入的机构变得尤为重要。

比尔·盖茨曾与梅琳达·弗兰奇·盖茨(Melinda French Gates)、沃伦·巴菲特共同发起“捐赠誓言”,鼓励亿万富翁将大部分财富捐出。此次宣布捐赠计划时,盖茨也特别呼吁更多超级富豪仿效,称“好的榜样能带动更多人”。他相信,今后20年如果全球富人持续投入,未来的慈善事业将具备更强韧性和持续性。

盖茨基金会自2000年成立以来,在全球公共卫生、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据统计,基金会主导或支持的疫苗联盟Gavi和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已帮助挽救超过8200万条生命。与此同时,基金会还投入大量资源于中低收入国家的技术研发、农业发展、教育和妇女赋权等项目。

不过,盖茨基金会的庞大影响力也引发过争议。一些学者和评论家质疑,为什么一个富裕家族能在全球健康政策和发展援助决策上拥有如此分量。但盖茨始终坚持,他只是在用自己的财富做“对世界最有意义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盖茨基金会未来的20年也伴随着内部调整。自2021年梅琳达与比尔·盖茨离婚,以及沃伦·巴菲特辞任受托人以来,基金会相继建立新董事会,强化治理结构。梅琳达·弗兰奇·盖茨已于去年6月正式卸任联席主席,转而专注于她个人创立的Pivotal Ventures,主攻女性赋权和社会创新。她对此次基金会提前关闭的决定表示理解和支持,称“几十年后,基金会留下的影响将在人们的生活和社区中延续。”

沃伦·巴菲特则已明确,去世后不再向基金会追加资金。这意味着,未来20年基金会手中资源已确定,如何用好每一美元,成为最后阶段成败的关键。

比尔·盖茨在采访中坦言,69岁的他会继续参与基金会事务,尽管届时自己可能不再拥有决定权。但他坚信:“我们现在花的钱,可以为将来的捐赠者腾出空间,去关注那些我们现在还未能触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