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记者田霞8月20日旧金山综合报道】马斯克领导的SpaceX公司在星舰(Starship)研发中频频遭遇挫折,昂贵的爆炸事故正不断增加,令外界对其能否兑现重返月球、进军火星的宏愿产生质疑。
今年6月,星舰在一次例行加注燃料测试中起火爆炸。事故发生后,公司将约两成“猎鹰9号”工程团队调往星舰项目,以期提升可靠性和部件测试能力。此前,SpaceX已在三次星舰试射中接连失利:两次提前爆炸,一次因失控未能完成任务。
SpaceX素以“快速失败、快速学习”的测试模式著称,但星舰不同于早期火箭,其单次制造成本高达数亿美元,失败代价沉重。美国企业研究所太空政策专家哈里森直言:“当设计大幅修改时,连锁反应会叠加,极易导致灾难性失效。”
马斯克曾宣称,星舰将是全球首个全可回收的轨道火箭,成本远低于竞争对手,并最终承担载人登火使命。但其早前关于2023年即可载人、2024年登月的预测已落空。马斯克在7月承认,星舰研发是“现存最艰难的工程挑战之一”。
尽管如此,资本市场依然追捧。SpaceX近期洽谈的新一轮股票出售,估值约4000亿美元;不过,公司原先计划的5000亿美元估值已在投资人反馈下下调。分析人士指出,若星舰不能取得可见进展,公司市值突破更高水平将受限。
星舰项目还牵动NASA。该机构已与SpaceX签署价值约40亿美元的合同,用于未来月球任务。要履行合同,SpaceX必须实现轨道加油等关键技术,而目前星舰甚至尚未完成一次完整地球轨道飞行。
此外,星舰的开发还影响到其他业务。因工程师调配,部分“猎鹰9号”发射星链卫星的计划或推迟至2026年。尽管公司已部署约8000颗卫星,但维持星链的财务健康仍是支撑星舰巨额开支的关键。
星舰迄今尚未解决隔热瓦在重返大气层时完整回收的问题。今年多次飞行,热盾瓦均未能保持完好。业内人士透露,公司内部普遍认为当前V2版本设计欠佳,但仍会继续发射剩余原型机,以积累数据。
白宫曾提出逐步淘汰波音公司承建的“太空发射系统”,并以商业替代方案取而代之,星舰被视为潜在接班人。然而,近期接连失败令国会对其可行性产生怀疑,参议员克鲁兹甚至推动追加资金,以维持“太空发射系统”的后续任务。
SpaceX过去屡次突破外界不可能的判断,如今却需重新赢得信心。业内顾问克里斯滕森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有清晰、可见的进展。唯有成功完成一次入轨并安全返回,才能打消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