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记者田霞帝利市8月14日报道】在灯光渐暗的放映厅里,纸巾被一次次抽出、揉皱、按在眼角。8月13日晚,记录片《南京照相馆》在旧金山地区举行首映。这部影片以南京被屠杀的小人物们的视角,把1937年日军侵华、血洗南京的铁证,投射到今天的银幕之上。
影片的叙事并不宏大,但残酷、悲惨得令人心痛。它提醒人们:被记录下来的才是历史,否则它可能被否认,被抹去。
观众的泪与愤
首映式现场座无虚席,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到七十多岁的长者,横跨整个成年人的年龄层。主办方甚至在开场前特意派发小包纸巾,成了几乎人手必备的“观影装备”。
来自南湾的支女士,曾就读国防类院校。她说,虽然已随家人移居美国,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刻在骨子里的信念。“80后也许被贴上追求个人生活的标签,但爱国、守护家园,是从来没有动摇过的信念。”
东湾的马女士则在片泪珠连连:“被最后那一句“我让你们一日千里”给泪目了。看到今天祖国的大好河山和骄傲的基础设施,我特别想告诉那段历史里的同胞们——我们抗日胜利了,我们正在把国家建设成全世界都羡慕的未来之国,不仅繁荣而且安全。我们的军事实力再不容任何倭寇践踏。”
邓孟诗:历史不能被剪辑
邓孟诗(Julie Tang)法官——这位出生香港、精通粤语与普通话的旧金山高等法院退休法官——在法律界和社区都以敢言著称。她与林璟法官共同创立“南京大屠杀平反联盟”,是美国推动历史正义的代表性人物。
她在接受侨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有人说,这是80年前的事,应该忘掉。但没有日本政府的正式道歉,历史就不会结束。受害者依然在等待正义。”
邓法官回忆,美国人真正了解南京大屠杀,多亏作家张纯如的著作。那本书不仅揭开了被长期遮蔽的真相,还推动了美国社会的一波历史正义运动。“人类必须明白,这样的暴行是可以预防的——前提是让更多人知道真相,教育自己,也教育整个美国社会。”
她还不讳言当下的地缘政治背景:“今天的美中关系紧张,美国在遏制中国上表现得极具挑衅性,在南海尤其激进。反思历史,是为了阻止新的战争到来。”
KJ·诺:过去没有过去
韩裔美国地缘政治分析家KJ·诺(KJ Noh)也是现场嘉宾之一。他的声音沉稳,却带着冷冽的锋芒:“日本的国家基石,是建立在否认历史与抹去真相之上。作为加害方,却宣称‘应该忘记’二战,这种言论荒谬至极。”
KJ·诺的观点比警钟还尖锐:“这不是遥远的历史,日本帝国主义正被重新筹划、被再次点燃。过去从未结束,它就是当下的历史。”
他列举,从日本持续的军事化,到与美国、韩国密切合作为对华战争作准备,从与美国磋商建立联合指挥体系,到试图将韩国拖入冲突——日本的帝国议程,从未中断。
他甚至把视线拉到更广阔的战场:“在巴勒斯坦,我们已经看到屠杀与种族灭绝。而类似的剧本,很可能被预备在中国身上。这是全球性的升级。”
历史的回声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张建敏在开场致辞中提醒:二战中,中国人民付出3500多万人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代价,这段历史应被世界铭记,是世界各国应该提升的历史认知。他也提到中美作为世界最强大的两个经济体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且是核大国,有责任在当下努力维护和平。
在影片开始时,观众纷纷举起了手中的剧照和明信片——那是一种沉默却坚定的纪念:铭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
在这个信息被快速更新、历史常被“剪辑”的时代,《南京照相馆》用影片的镜头,把八十多年前的惨烈与今天的现实连成一条线——提醒人们,谎言必须被揭穿,过去并没有过去,真相必须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