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洛杉矶抗议对比:2025年移民突袭与历史骚乱的异同   图片来源马斯克X平台

【侨报记者田霞6月12日】据《东湾时报》报道,洛杉矶市长凯伦·巴斯(Karen Bass)表示,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的突袭可能持续30天,引发全市恐慌与抗议。6月10日,特朗普总统不顾州长纽森(Gavin Newsom)及地方领导反对,派遣海军陆战队及4000名国民警卫队进驻洛杉矶,应对因突袭引发的抗议。以下将2025年移民突袭抗议与1943年佐特装骚乱、1965年瓦茨骚乱、1992年洛杉矶暴动及2020年乔治·弗洛伊德抗议进行比较,剖析南加州历次民乱的异同。

2025年移民突袭抗议

背景:6月6日起,ICE在洛杉矶多个地点突袭,逮捕涉嫌非法移民的45人,包括118名有犯罪记录者,引发抗议。抗议主要集中在市中心五街区范围,部分示威者与洛杉矶警察局(LAPD)和ICE发生冲突,涉及投掷混凝土块、瓶子等。

规模与影响:周日,示威者焚烧无人驾驶汽车,数家商铺被洗劫,挥舞墨西哥国旗、巴勒斯坦国旗。警方周一逮捕超100人,两名警员受伤。暂无死亡报告。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透露,部署部队耗资1.34亿美元。

特点:抗议由移民权益团体及社区发动并组织,针对ICE突袭及特朗普的驱逐非法移民政策。抗议非和平,暴力事件频发,被特朗普称为“暴乱”,成为其增兵提供理由。洛杉矶近百万无证移民的庞大社区,使抗议迅速动员。

争议:特朗普未经州长同意联邦化国民警卫队,被纽森斥为“滥权”。背景纽森准备在2028年竞选总统,为民主党目前最重要的政治明星。

1943年佐特装骚乱

背景:二战期间,6月3日至8日,美军士兵与洛杉矶拉丁裔青年因“佐特装”(宽松西装)引发冲突。军方及媒体指责佐特装浪费布料、不爱国,实则针对拉丁裔及非裔青年,暴露种族歧视。

规模与影响:白人军人与平民袭击穿佐特装的少数族裔青年,殴打并剥衣,逮捕超500人,多为拉丁裔。骚乱未致死,6月8日军方限制士兵外出才平息。墨西哥大使馆抗议后,加州成立调查委员会,但未根本解决种族问题。

特点:骚乱由军方与媒体煽动的种族偏见驱动,针对特定族裔的服饰文化。地方警察未有效干预,纵容暴力。

与2025年比较:两者均涉及针对移民或少数族裔的执法行动,引发社区反弹。1943年骚乱更具种族针对性,暴力由白人主导,而2025年抗议多为移民社区自卫,规模较小且集中。

1965年瓦茨骚乱

背景:二战后,非裔因失业、住房恶劣及种族歧视积怨。8月11日,白人警察逮捕黑人马奎特·弗莱(Marquette Frye)及其家人,引发瓦茨社区暴动。规模与影响:骚乱持续六天,蔓延至帕萨迪纳等地,焚毁103街(“炭巷”),损毁超600栋建筑,34人死亡,2000人受伤。州长调用1.4万国民警卫队,总统约翰逊批准联邦干预。特点:骚乱根植于系统性种族压迫,触发点为日常警务行动。社区对警察暴力的愤怒导致广泛抢劫与纵火,远超2025年抗议的破坏性。与2025年比较:两者均因执法行动引发,但1965年骚乱破坏力更大,死亡人数高,且针对非裔社区的系统性压迫更深。2025年抗议聚焦移民政策,暴力程度较低,集中于市中心。

1992年洛杉矶暴动

背景:1991年,黑人罗德尼·金(Rodney King)遭四名警察殴打,录像曝光。1992年4月29日,陪审团宣判警察无罪,引发南洛杉矶暴动,波及全城。   

规模与影响:六天暴动造成53人死亡,2000人受伤,财产损失超10亿美元。总统布什派军及海军陆战队恢复秩序。暴动暴露种族不公、警民矛盾及经济不平等。

特点:暴动由司法不公引发,演变成为非洲裔与韩裔社区最激烈的枪支对攻。破坏遍及全市。直播画面(如雷金纳德·丹尼被殴)加剧全国震撼。

与2025年比较:1992年暴动规模与破坏远超2025年,死亡人数高,且波及普通居民与商铺特别是韩国城,成为韩裔社区从此显示硬汉标志的事件。2025年抗议针对联邦政策,破坏限于市中心,社区团结更强。

2020年乔治·弗洛伊德抗议

背景:2020年5月25日,黑人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白人警察德里克·肖万(Derek Chauvin)跪颈致死,视频引发全国抗议。洛杉矶5月30日起实施宵禁。

规模与影响:全国19人死亡,洛杉矶无死亡报告,1.1万人被捕。24州及华盛顿特区出动1.7万国民警卫队。抗议促成警务改革讨论,肖万被判谋杀罪。

特点:抗议有多族裔参与,非洲裔聚焦警暴与种族不公,部分演变为抢劫与纵火。但亚裔因被无端攻击,发起停止仇视的示威游行,与佛洛依德不同。抗议和平且自律。但其它族裔抗议则出现烧杀抢劫。且洛杉矶抗议有意避开非裔社区,集中于西区白人富人区。

与2025年比较:两者均有宵禁与国民警卫队部署,但2020年抗议全国性,规模更大。其中,亚裔社区的老人长者及年轻人被非洲裔多次无端攻击,因此引发停止仇视亚裔的(Stop Asian Hate)示威抗议。2025年抗议因移民政策而起,暴力程度较低,且更集中于移民社区诉求。

异同总结

相同点:

• 触发点:均由执法行动(移民突袭、警察暴力、逮捕)引发,暴露种族或移民政策矛盾。

• 政府反应:历次均出动国民警卫队,2025年与1992年更涉及联邦军队。

• 社会影响:均引发对不公的讨论,如种族歧视(1943、1965、1992、2020)或移民权益(2025)。

不同点:

• 规模与破坏:1992年与1965年破坏最大,死亡人数高;2025年与1943年较小,暂无死亡。

• 目标:1943年针对拉丁裔服饰文化,1965年与1992年针对非洲裔与警察之间的暴力,2020年聚焦非洲裔,2025年反对移民执法聚焦拉丁裔。

• 社区反应:2025年抗议更具组织性,拉丁裔移民社区团结对抗ICE;1943年受害者被动挨打,1965年与1992年破坏遍及社区,2020年多族裔不同诉求不同示威,亚裔平和克制。

• 政治背景:2025年抗议受特朗普强硬政策驱动,与州政府对立,背景为驴象两党的两极化,类似1992年联邦与地方的紧张关系。

洛杉矶的抗议史反映了种族、移民与美国法律与执法的长期矛盾。2025年抗议虽规模较小,但因涉及近百万无证移民及联邦军事介入,凸显移民政策的高度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