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0月6日,法国总统府正式宣布接受总理勒科尔尼的辞呈。这位上任未满一个月的新总理,倒台之快震惊各界。这不仅凸显法国当前治理体系的深层危机,也标志着总统马克龙政治威信的进一步崩塌。
勒科尔尼宣布辞职
法国总理勒科尔尼6日宣布辞职,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接受勒科尔尼的辞呈。据中新社报道,法国官方当天发布公报,证实上述消息。勒科尔尼当天上午前往总统府,向马克龙提交了辞呈。勒科尔尼由此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在任时间最短的总理。
勒科尔尼现年39岁,早年曾加入法国共和党,2017年加入执政党阵营。他曾担任法国北部城市韦尔农的市长、厄尔省省议会主席等地方职务,之后在政府中担任多个要职。勒科尔尼自2022年5月起担任国防部长,是马克龙2017年上台以来唯一持续在政府任职的部长,被视为其最忠实的盟友。
勒科尔尼于9月9日被马克龙任命为总理。尽管法国舆论对勒科尔尼政府的前景不持乐观态度,但勒科尔尼就任总理尚未满一个月、其政府刚刚组建便辞职仍然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勒科尔尼为何辞职?
勒科尔尼辞职后在总理府发表数分钟讲话,表示目前领导政府难度很大,并承认组阁的过程并不顺利。
据中通社报道,勒科尔尼在讲话中强调,过去近一个月中,他多次尝试与国民议会内不同政治派别展开建设性对话,希望推动法国政治走向共识——然而,“政治分歧和党派利益最终阻碍了合作的实现”。
他说,“我一直准备在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寻求妥协,但一些政党选择视而不见,这让我感到遗憾。”他指出,当前法国国民议会各个政党“都表现得仿佛自己是多数党一样,都希望其他政党完全采纳其纲领”。
勒科尔尼政府成员名单于5日晚公布,其中高达12人为前政府旧班底,仅有国防部长、经济与财政部长等职位换人,而新任命的国防部长是广受反对派批评的前财长勒梅尔。勒迈赫因被指与法国财政失控有关,一年多前曾宣布退出政坛,如今却以“国家需要”为由重返权力核心。
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主席巴尔代拉和极左翼政党“不屈法国”领导人梅朗雄都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批评新政府成员只是旧政府的“延续”,没有实质性改变。参与政府执政的法国共和党内部也对该名单有不满的声音。更“致命”的是,被留任的共和党主席、内政部长布鲁诺·勒塔约表示,勒科尔尼的任命名单显然违背了之前向共和党的承诺,即与前一届政府“决裂”。勒塔约暗示自己将退出政府。名单公布十余小时后勒科尔尼辞职。
勒科尔尼辞职引发法国金融市场动荡。勒科尔尼辞职的消息传出后,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应声下跌,截至发稿已跌破8000点,跌幅近2%。
马克龙面临三种选择
旅法政治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宋鲁郑认为,此次政府迅速倒台事件,对法国政治体制的冲击极为深远。“这在第五共和历史上前所未有,心理层面的震撼远超制度本身。它不仅暴露了马克龙领导力的严重衰退,更凸显法国正陷入政治、经济与社会动荡的三重危机。”
面对空前危局,马克龙仍有三条可能的出路。一是再次解散国会,提前举行立法选举,但此举风险很大,可能性很小;二是任命左派候选人或极右国民联盟结盟的小党出任总理;三是继续任命自己阵营候选人,在政策上做重大让步。但宋鲁郑指出,这涉及到马克龙的政治遗产,所以可能性也非常低。
“我认为最可能的选择,是任命一位社会党政治人物出任总理。”宋鲁郑分析,社会党虽已式微,但作为曾两度执政的传统政党,在第五共和框架下仍具可接受性。此前贝鲁倒台时,党内已有此建议,只是当时遭到内政部长等强硬派反对。如今三度失败,反对声浪应会减弱。但即便如此,马克龙仍面临两难:若在政策上大幅让步,将损害其“政治遗产”;若继续僵持,则政府难以稳定。“距离他2027年卸任仅剩一年多,他现在最关心的不是治理国家,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历史评价。”宋鲁郑说。
马克龙“后院”起火?
法国前总理、现任地平线党领袖爱德华·菲利普公开呼吁总统马克龙提前举行总统选举,成为对现政权施压的最新重量级人物。菲利普曾是马克龙第一任期内的首位总理,被视为其核心政治盟友之一。
据《金融时报》引述法国当地电台报道,菲利普表示,法国正深陷一场“持续伤害国家”的政治危机,亟需以“有序且有尊严的方式”摆脱困境。他认为,原定于2027年举行的总统大选已无法应对当前紧迫局势,再等18个月“太长了”。他主张马克龙应任命一位能通过财政预算、确保国家正常运转的总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前启动总统选举程序。
尽管提出改革建议,菲利普明确表示不支持马克龙立即辞职,强调总统是否继续履职应由其本人决定。这一表态反映出中右翼中间派内部对马克龙执政现状的忧虑,但尚未完全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