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记者陈秋旧金山报道】8月30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在大黄蜂号航母上举行,主办方选择这一地点,是希望让参与活动的人员有身临历史之感。现在这艘舷号为CV-12的大黄蜂号航母,在其前辈舷号为CV-8大黄蜂号航母被击沉后,接替了她。今天停泊在阿拉米达港的这艘大黄蜂号已是大黄蜂号航母博物馆了。

二战时期,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约克城级)共有8艘,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是美国海军的中流砥柱,是对抗日本联合舰队的重要力量,仅就中途岛战役而言,大黄蜂号航母与其它姐妹舰只对太平洋战争的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时,大黄蜂号(舷号CV-8)是最新服役的航空母舰,被选中参加空袭东京的任务,即由杜立特主导的“东京大轰炸”。1942年3月4日,大黄蜂号经巴拿马运河,前往西岸的旧金山阿拉米达。3月20日抵达后,16架B-25轰炸机依次吊上了飞行甲板。4月2日,大黄蜂号离开了阿拉米达,在此时船员才被告知,大黄蜂号将直接航向日本。

1942年4月18日清晨,美军在距离日本约600海里时被发现,让美军的两艘航母处在没有保护的境地中。为此,舰上指挥官下令,所有战机起飞。可当时海面状况恶劣,船身剧烈摇摆,起飞很困难。而率先起飞的杜立特只有467英尺飞行甲板可用。幸运的是杜立特成功起飞,到9时20分16架轰炸机全数起飞。大黄蜂号随即调头,在一星期后返回珍珠港。杜立特中校率领B-25轰炸机成功地空袭了东京和附近的城市。这一行动对美国和日本都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1942年,大黄蜂号在圣克鲁斯海战中,因鱼雷攻击而失去动力,无法离开战场而沉没。大黄蜂号航母从服役到战沉只有1年的时间,可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她共获得4枚战斗之星勋章,在美国海军最艰难的时刻表现出了非凡的战斗精神。

当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上,杜立特将军的后人将回顾东京大轰炸的历史,以及美国空军执行完任务后,坠落在浙江衢州一带海岸获中国村民救助的历史。当然,人们也不会忘记为救助美国军人,当地百姓被日军大规模屠杀的历史。

抗战胜利80年后,参与纪念活动的人们在大黄蜂号飞行甲板尾部组成一个V形字母,以象征着胜利。侨报记者陈秋摄

80余年前,大黄蜂号就是从这里——阿拉米达港驶往太平洋执行东京大轰炸任务的。侨报记者陈秋摄

大黄蜂飞行甲板上,人们在和平环境中享受生活。侨报记者陈秋摄

为纪念抗战胜利,一位模特身着依照二战军装设计的服装在大黄蜂飞行甲板上走秀。侨报记者陈秋摄

模特们身着专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设计的服装在大黄蜂号飞行甲板上走秀。侨报记者陈秋摄

两名身着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时尚服装的模特在大黄蜂航母上走秀。侨报记者陈秋摄

模特们身着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时尚服装在航母上走秀。侨报记者陈秋摄

一名身上披挂着纪念飞虎队服饰的模特在航母甲板上走秀。侨报记者陈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