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当地时间5月11日,美中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落幕。根据双方发布的联合声明,两国就削减部分关税、暂停加征措施及建立经贸磋商机制达成重要共识。受此利好消息刺激,美国股市12日强势反弹,市场投资情绪明显回暖。与此同时,政策界对此轮关税调整表示欢迎,但对后续谈判及长期走向仍持审慎态度。

华尔街股市飙升,投资者视为“最佳情况”

本轮美中会谈达成协议,决定将此前由特朗普政府施加的高额关税显著下调,成为全球市场关注焦点。根据联合声明,双方将在未来90天内暂停实施24%关税,仅保留10%的从价关税,同时取消多项近期行政令规定的加征措施。

受消息提振,美股主要指数12日全线走高。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近3%,有望创下4月9日以来的最佳单日涨幅。4月9日,特朗普暂停对除中国外所有国家征收“互惠”关税,刺激股市大幅上涨。科技股占比较高的纳斯达克指数涨幅更大,涨幅接近4%。亚马逊、苹果和特斯拉等受贸易战影响的公司股价上涨。

声明发布后,美元兑多种货币走强,美国国债收益率也上升。其他方面,香港恒生指数上涨约3%,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上涨逾1%。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敏感的油价也上涨了2%。

韦德布什证券分析师艾夫斯(Dan Ives)评价称:“这份协议对华尔街而言堪称‘最好的情况’,不仅缓解了贸易摩擦对科技股的压制,也为短期内企业供应链恢复、消费者成本回落提供了窗口。”

交易员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跟踪市场波动。(图片来源:路透社)

政策界态度谨慎,关切谈判长期不确定性

虽然市场反应积极,但美国政策界对协议前景态度相对审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会后表示,虽然本次谈判取得“实质性成果”,但多项关键议题仍待继续磋商。他确认,美中双方同意设立经贸磋商机制,并将在未来90天内推进更全面的谈判,但总统特朗普在其任期内施加的“互惠”关税基准仍将维持,且针对芬太尼相关产品的20%关税亦暂不调整。

贝森特指出:“本次关税削减是避免冲突升级的重要步骤,但要将中国商品关税降至10%以下,短期内并不现实。未来几周内或将开启后续协议谈判,但过程仍充满挑战。”

美联储理事阿德里安娜·库格勒(Adriana Kugler)12日在都柏林举行的一次经济会议上表示,她将密切关注关税如何影响劳动力市场、通胀以及消费者和企业情绪和预期。库格勒表示,在2025年伊始连续三次政策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后,美联储目前已做好准备应对经济变化。

库格勒表示:“贸易政策正在演变,而且很可能还会继续变化,甚至就在今天上午。即便如此,即使关税维持在接近目前宣布的水平,它们似乎也可能产生重大的经济影响。”

一辆载有集装箱的卡车在中国广东省深圳盐田港行驶。(图片来源:路透社)

贸易战冲击犹存,经济后效需观察

过去数月美中关税战已对美国经济多方面产生影响。企业库存积压、供应链受阻、进口成本上升直接推高通胀水平。美国商会及制造业协会均曾警告,贸易战对中小企业和消费者负担尤为沉重。

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表示,虽然美中贸易协议可能会解除贸易禁运的状态,但对中国商品征收30%的关税,加上现有的关税,仍将意味着返校和假日购物季的价格上涨。该组织还警告称,如果由于关税引发的航运中断而导致运费飙升,美国购物者购买的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涨。

该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拉马尔(Steve Lamar)表示:“现在需要的是一项长期协议——不仅与中国,还与我们所有的贸易伙伴——这样我们才能有预见性地做出长期贸易、投资和采购决策。”

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塞罗卡(Gene Seroka)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即使征收30%的关税并给予90天的缓征期,也不会显著改变我们目前看到的情况。”

今年早些时候,许多公司为了应对新关税而增加了库存,但最近又暂停或取消了新订单。塞罗卡表示,他预计5月底洛杉矶港的进口量将同比下降25%。塞罗卡表示,供应医疗保健等关键商品以及销售玩具等节日季商品的公司可能会利用这个时机补货,“但你的冰箱、户外露台套装和普通商品不会因为关税大幅下降就像往常一样涌入市场。”

当前关税削减方案虽缓解了短期压力,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真正修复双边贸易环境仍需持续协商。美银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90天窗口期内,若未能达成更广泛的长期协议,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或因进口激增而短暂扩大,通胀回落速度亦存在不确定性。”

白宫方面强调,将继续坚持“公平、互惠”原则,确保美国核心利益不受损害。特朗普总统则在社交媒体上称此次协议是“全面重启”,为美国赢得了谈判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