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出生于芝加哥、拥有秘鲁双重国籍的奥古斯丁修会神职人员罗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Prevost),于5月8日当选为天主教会历史上首位来自美国的教皇,取名“利奥十四世”。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选举结果于梵蒂冈时间当天下午6点刚过,由西斯廷教堂升起的白烟揭晓,圣伯多禄广场瞬间沸腾,数万民众高呼“教宗万岁”,迎接这位新教宗的到来。

据美联社报道,69岁的普雷沃斯特是教宗方济各的重要盟友,曾长期在秘鲁担任牧职,并于2023年被方济各召至梵蒂冈,出任主管全球主教提名事务的主教部部长——这是天主教会内部最具权力和影响力的职位之一。今年年初,他晋升为高级枢机主教,提前确立了在枢机团中的显赫地位。普雷沃斯特的当选,打破了长期以来教会内部“美国教皇禁忌”的传统,这背后不仅因其在拉丁美洲深厚的传教经验,也因其在方济各教宗任内的重要角色,使其成为公认的继任热门。

在圣彼得大教堂凉廊,利奥十四世发表了上任后的首次讲话,向全球信众致以“愿和平与你们同在”的祝福。他特别强调对话、止战与传教福音的使命,并表示将继续努力维护教会的统一,追寻正义与和平。他身穿传统红色披肩和教宗服饰,这一举动被视为在方济各较为非正统风格之后,某种程度的传统回归。

时任枢机主教、现任教宗利奥十四世于2024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新莱诺克斯的圣犹达堂举行弥撒。(图片由奥古斯丁善导圣母会/路透社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普雷沃斯特来自美国,但他未以英语发言,而是用几乎完美的意大利语及西班牙语向信众致词,向教宗方济各以及自己的秘鲁教区致敬。这一细节被外界解读为他试图继续拉美与罗马教廷的紧密联系,同时向方济各的改革遗产致敬。

普雷沃斯特选择“利奥”这一教名,也别具深意。最后一位利奥教宗——利奥十三世曾于19世纪末推动教会走向现代化,并在1891年发表划时代通谕《新事》,探讨劳工权益与资本主义问题,为现代天主教社会思想奠定基础。学者们认为,利奥十四世此举表明他将在社会正义、改革以及方济各时代确立的许多事工上,继续发力。

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时间发声,称这一任命是“美国的莫大荣誉”,并表示“惊喜且欣慰”。而在教会内部,利奥十四世的当选也意味着美国教会内部因政治和宗教理念分裂多年的局面,或将迎来新的调整与融合。

从奥古斯丁维拉诺瓦大学毕业,到秘鲁奇克拉约大主教,再到梵蒂冈要职,普雷沃斯特的人生轨迹跨越美洲与欧洲,兼具改革精神与传统教义。许多曾与他共事或学习的修女、神父和学生也纷纷表达敬意,称他“触动人心”“继承并延续了方济各的世界性教会理念”。

他的当选不仅令秘鲁全国欢庆,利马大教堂钟声响起,民众高举国旗涌上街头,也让梵蒂冈迎来了一个在全球化、社会公正、对话与包容之间寻求平衡的新领袖。教皇利奥十四世是否能在方济各开创的改革路径上继续前行,同时调和教会内部的意识形态分歧,成为天主教世界瞩目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