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特朗普政府4月24日发布行政命令,授权美国企业在国际水域及本国领海加速开展海底采矿活动。此举绕过了已有数十年历史的国际条约,遭到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并可能加剧美国与盟友及竞争对手的紧张关系。
这份行政命令宣称,美国将在“海底矿产勘探和开发领域确立全球领先地位”。该命令指示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加快向企业发放海底采矿许可证,以获取镍、钴、锰等关键矿物。这些矿物对高科技产业和军事安全至关重要,而中国目前主导着其供应链。
然而,这一决定直接挑战了国际社会的共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同意由国际海底管理局(ISA)监管公海采矿活动,以避免环境破坏。美国因未加入该机构,转而依据1980年一项鲜为人知的国内法律推动采矿许可,引发多国批评。
《纽约时报》指出,海底采矿的技术门槛极高,且可能对深海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科学家警告,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CCZ)等富含矿产的海域是独特生物的栖息地,而采矿活动可能破坏食物链,甚至影响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超过30个国家呼吁暂停海底采矿,宝马、谷歌等企业也承诺拒用海底矿物。
尽管如此,加拿大公司“金属公司”(The Metals Company)已投入5亿美元开发深海采矿技术,并计划向美国政府申请许可。该公司CEO杰拉德·巴伦(Gerard Barron)称,环保组织的阻挠导致ISA迟迟未能制定规则,迫使企业转向美国寻求许可。
美国并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但长期派代表参与ISA会议,营造遵守国际规则的假象。夏威州议员埃德·凯斯(Ed Case)已提出法案,要求禁止NOAA发放海底采矿许可。与此同时,科学家强调人类对深海的认知仍非常有限,贸然开采可能导致未知的生态灾难。“如果我们破坏这些生态系统,可能永远无法了解它们的价值,”海洋学家丽莎·莱文(Lisa Levin)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