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圈   中国雇佣兵现身俄乌战场美方称与政府无关

有消息称,逾200名中国人以雇佣兵身份参与俄乌战争。美方表示,他们与中国政府无直接关联。但前西方情报员称,中国军官曾在北京批准下赴俄前线学习战术。印太司令帕帕罗称,乌方掌握155名中国战士的情报。中方否认参与冲突,指责乌总统言论不负责任。美官员称,这些战士训练水平低,对俄军助力有限。中国仍向俄提供军民两用物资及无人机,美方对两家中企制裁。朝鲜派出万人支援俄军。


以哈停火谈判再遇阻 哈马斯称以色列提案不可接受。埃及提交以色列新停火提案,哈马斯高层称有两项内容无法接受,包括解除武装要求,哈方称此为“红线”。开罗会谈旨在重启停火并换回以方人质。哈马斯坚持以军撤离加沙,以方则要求剿灭哈马斯并释放全部人质。3月后攻势致加沙1500人死亡,59名以色列人质中24人尚被认为在世。


经济圈    阿根廷放宽汇控比索汇率市场化

阿根廷央行4月11日宣布放松外汇市场管制,允许比索在1000至1400兑美元区间内自由波动。这一举措终结了近六年来的资本控制制度,并释放出改革信号,为即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敲定一项高达200亿美元的协议做铺垫。阿央行同时表示,将取消限制企业和个人获取外汇的“美元钳制”政策。此项调整有望改善外资信心,并为阿根廷长期承压的金融系统提供喘息空间。


加股反弹创月内高点 市场观望美关税走向。加拿大主要股指近日攀升至11日高点,多伦多S&P/TSX综合指数上涨278点至23,866点。上涨动力主要来自金融和房地产板块。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意外宣布暂缓对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征收新关税,缓解了市场焦虑。投资者对美方后续行动持谨慎态度,同时关注美元走软和美债收益率变动。


关税圈   委内瑞拉原油出口受阻雪佛龙船队滞留港口

在美方对委内瑞拉原油买家征收新关税后,委国家石油公司取消了部分油轮的启航许可。至少两艘雪佛龙租用的油轮被迫停留在委内瑞拉海域,原计划运往美国和加勒比的原油面临退运。委石油还暂停了另外四艘雪佛龙油轮的装货许可。分析指出,美委之间的能源合作将面临更复杂的行政障碍。


加拿大出口商投保意愿上升 贸易险应对政策风险。在特朗普反复不定的关税政策背景下,加拿大出口商对贸易信用保险的需求迅速上升。该保险主要覆盖海外客户付款违约所致的损失,在欧洲已广泛应用。加拿大出口发展局指出,2024年以来咨询量已上升10%。目前仅5%加企购买此类保险,但随着贸易环境恶化,这一比例可能迅速提高。业内认为,该险种将成为企业应对政策不确定性的重要工具。


社会圈   墨西哥为缓和对美关系向德州农民紧急供水

墨西哥总统谢因鲍姆宣布,将立即向美国德州农民供水,以缓解因水资源条约履约不力所引发的美墨紧张关系。墨方承诺根据格兰德河流量,输送数百万立方米水,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的关税威胁。根据1944年签署的水资源协议,墨西哥需每五年向美输送175万英亩英尺的水,但目前履约率尚不足三成,已引发德州方面强烈不满。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宣布将裁撤全球20%员工,应对5800万美元资金缺口。负责人弗莱彻表示,此次裁员主要因美国削减援助预算所致,美国原本是该机构最大出资国之一。联合国称裁员不会影响救援优先级,将优化资源配置,聚焦核心战区。但多方担忧,在全球冲突与气候危机并存的背景下,人道需求却遭遇史无前例的资金紧缩,或将影响前线行动的有效开展。


商业圈   通用电动货车暂停生产数百名工人或失业

通用汽车宣布将暂停加拿大安大略CAMI装配厂的电动商用货车生产。约1200名工人自4月中旬起被临时解雇,预计10月恢复生产时仅保留单班制,近500人或永久失业。公司称,调整是为应对库存积压并改造生产线,准备2026年新款BrightDrop货车投产。工会与地方官员呼吁政府加强对本土制造业的支持,避免类似裁员危机重演。


斯堪尼亚收购破产电池厂 加速电气化布局。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卡车制造商斯堪尼亚宣布收购破产电池企业诺斯伏系统工业公司。该公司在瑞典研发、波兰组装,专为重型机械与工程设备提供电池方案。此次收购被视为诺斯伏公司破产后首宗重要资产处置,也为斯堪尼亚强化电动重型卡车业务布局提供关键支撑。斯堪尼亚表示将维持现有团队的运营,未来将扩大产品的适配范围,以增强在电动商用车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贸易圈   世贸组织遭信任危机警告若不改革或瓦解

世界贸易组织(WTO)前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在周年纪念活动中表示,若不迅速推进改革,WTO将难以应对特朗普政府推动的保护主义冲击。他警告,全球若放弃现有贸易规则,可能会催生排除部分成员的新机构。他强调:“如果我们不改变,就会灭亡。”现任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也敦促成员国在明年喀麦隆部长级会议前启动改革流程,构建由成员主导的变革机制。前总干事素帕猜警告,若改革失败,全球恐面临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衰退。中国、加拿大、英国等39国联合发声,呼吁采取集体行动,确保WTO维持自由、公平的国际贸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