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征关税:特朗普发起“贸易重启”行动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近日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产品征收至少10%、最高可达50%的全面关税,意在重振美国工业、重构全球贸易秩序。他强调:“这是我们国家重新开始的唯一机会。”

白宫称,此举是对几十年来“削弱美国制造业”的自由贸易政策的纠正。消息一出,全球各界哗然,纷纷对此高度担忧,担心保护主义抬头将加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

关税宣布后,全球股市应声大跌。标普500指数创下二战以来最大单周跌幅之一,VIX“恐慌指数”飙升至新冠疫情以来最高。英国富时100指数暴跌4.4%,创一年多最低收盘点。欧洲股市整体跌至16个月以来最低位。

亚洲市场同样惨烈。台湾股市单日暴跌近10%,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遭抛售,主权基金紧急入场干预。越南市场更因被征收46%高关税,股市和越南盾双双暴跌,创下历史新低。澳元则因中国需求疲弱预期而大幅贬值。

与此同时,ICE布伦特原油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创下历史新高。投资者担心贸易战削弱全球能源需求,油价下跌超过15%,创下四年来最低水平。银行股也遭遇重挫,美国、欧洲和日本银行板块集体下跌超过20%。垃圾债利差飙升,金融市场风险急剧加剧。

中国强烈反击欧盟审慎应对

中国政府迅速做出回应,对美国产品征收34%对等关税。中国驻美使馆发言人严厉谴责特朗普政策,称其为“单边主义和经济霸凌”。

欧盟方面,最初提议对大豆、香肠等商品征收25%反制关税,但在特朗普威胁对欧盟烈酒征收200%关税后,法国和意大利要求将葡萄酒、波旁威士忌等移出清单。贸易专员塞夫科维奇提出“零对零”关税建议,表示布鲁塞尔准备于4月15日和5月16日分两轮启动反制关税。

尽管整体趋向谨慎,欧盟内部存在分歧。德国主张团结一致“以强势姿态应对”,而波兰等国则更为温和,主张维持谈判渠道并遵循“比例原则”。

欧盟还表示,准备动用“反胁迫工具”,包括限制美国企业参与欧盟公共采购,并考虑对美国科技服务采取限制措施,以应对不断扩大的关税威胁。

美日关系紧张谈判迫在眉睫

日本成为另一个被高关税波及的关键盟友。特朗普宣布对日本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并对其他商品征收24%关税,令出口导向型的日本经济备受打击。分析师预测日本GDP增长或将因此下降0.8%。

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特朗普通话时表达“极度失望”,并敦促其重新考虑政策。日本政府紧急召开高层会议,制定应对措施。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与贸易代表格里尔已被授权与日方展开谈判。贝森特表示,日本是“极重要的军事与经济盟友”,将被优先考虑。

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会晤以色列宣布让步

在新政策实施后,迫切期待立即与特朗普总统沟通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第一时间飞抵白宫,内塔尼亚胡在会面后表示,将取消对美国进口商品的所有剩余关税,并致力于消除以美贸易顺差。

以色列目前对美出口商品将面临17%关税。内塔尼亚胡称,我们会迅速实施起来。另外,他还提到两国也讨论了加沙战争与人质营救问题。

特朗普未就是否对以色列商品减免关税作出承诺,仅称“我们不能再被利用”。此次会谈被视为特朗普是否愿意对亲密盟友做出关税让步的信号。

汽车、能源、科技产业成重灾区

在制造业领域,奥迪暂停4月2日后抵美车辆交付,其畅销车型Q5产自墨西哥,其余车型多来自欧洲。汽车制造商库存告急,急待政策明朗。能源方面,布伦特油价一度跌破每桶63美元,创四年新低。

科技业也受到波及。欧盟警告,或将限制美国科技公司参与欧盟公共采购,并动用“反胁迫工具”进行反制。

华尔街担忧声四起特朗普坚持强硬

特朗普内部也非铁板一块。摩根大通CEO戴蒙警告称关税将带来持久负面影响,比尔·阿克曼更直言可能出现“经济核冬天”。埃隆·马斯克呼吁美欧零关税,遭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回击,称其为“汽车组装工”。

特朗普则坚持立场,称“投资者必须吃药”,除非中国作出重大让步,否则不会达成协议。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表示,总统愿意倾听“真正利于美国制造和农业的提议”。

新兴与前沿市场遭重创

除了发达经济体,越南、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亦遭重创。巴基斯坦主权债暴跌,债券价格跌至70美分以下,斯里兰卡和安哥拉也因出口受限面临资本流出压力。

澳大利亚虽适用较低税率(10%),但其高度依赖中国经济,澳元成为间接受创的“代理货币”,贬值创2020年以来最大。

全球经济进入“贸易冲击测试期”

多国经济学家指出,特朗普的全面关税政策并非短期战术,而是一场重设全球经济规则的“贸易冲击测试”。分析认为,各国的应对策略与协调水平将决定这场博弈是否演变为全面“贸易冷战”,还是促成新的全球经济格局。

在不确定性与挑战之中,全球正站在历史性转折点,迎来一场深刻的制度性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