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据路透社报道,受不断升级的贸易紧张局势影响,美国4月份消费者信心急剧恶化,12个月通胀预期飙升至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加剧了金融市场波动,也引发了对经济衰退风险的担忧。

根据密歇根大学4月消费者调查,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由3月的终值57.0下降至50.8,创下2022年6月以来最低点,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54.5。调查显示,此轮信心下滑呈现广泛趋势,涵盖不同年龄、收入、教育水平、地理区域和政党立场的群体。有专家表示,消费者已经从焦虑转向恐慌。

密歇根大学调查主管徐荟安(Joanne Hsu)指出:“当前缺乏对劳动力市场的信心,与过去几年消费支出由强劲就业支撑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未来12个月的通胀预期从3月的5.0%跃升至6.7%,创下自1981年以来新高;对未来五年的通胀预期也上升至4.4%,为1991年以来最高水平。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将对美联储构成新的政策挑战。

本周,特朗普总统宣布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提升至125%,并延迟对其他贸易伙伴的关税实施90天。中国随即宣布采取对等反制措施。这些行动不仅引发了对物价上涨的担忧,还加剧了企业的不确定性,影响消费者信心。

调查还显示,预计未来一年失业率将上升的消费者比例连续第五个月上升,达到了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金融市场对此反应明显:美元兑瑞郎跌至十年低点,兑欧元汇率创三年新低;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上涨,有望录得23年来最大单周涨幅。

美国劳工部同期公布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3月最终需求PPI环比下降0.4%,为2023年10月以来首次下降,低于市场预期的上涨0.2%。但商品价格下跌主要受汽油价格暴跌11.1%带动,其中食品类如鸡蛋、牛肉、新鲜蔬菜价格也普遍下降。钢铁产品价格则上涨7.1%,反映出新关税措施对部分行业的价格影响。

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商品价格连续第二个月上涨0.3%;服务价格环比下降0.2%,其中航空票价下降4%,酒店和汽车旅馆房价下降1.2%。预计这将使3月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1%,同比涨幅从2月的2.8%降至2.6%。

尽管部分通胀指标有所缓和,经济学家警告称,新一轮关税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价格压力或在未来数月持续累积。

配图:美国4月消费者信心大幅下滑。(侨报记者张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