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简称CBP)近日证实,该机构在洛杉矶近期抗议活动中出动了无人机提供空中支援。这些无人机属于CBP“空中与海上行动部门”(Air and Marine Operations)装备的MQ-9“捕食者”(Predator)型号。CBP表示:“我们正在为大洛杉矶地区的联邦执法伙伴,包括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提供空中支持。”
按照官方说法,这类无人机自2005年投入使用以来,本应专注于边境安全任务。CBP表示,无人机是其任务中“用于预测、探测、识别、分类、追踪、威慑和拦截威胁美国边境安全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事实显示,这些无人机的用途早已超出边境安全范围。CBP频繁将无人机借调给全国各地的联邦、州和地方执法机构,其中部分用途引发了对公民自由的质疑。
洛杉矶并非首个因社会抗议或骚乱而被无人机监控的城市。2020年“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因遭警察暴力执法身亡后的三周内,CBP曾向15个城市的执法机构提供无人机以协助监控抗议活动。
早在2016年,针对达科他输油管道(Dakota Access Pipeline)建设项目的抗议中,当地警方便请求CBP出动无人机监视示威者。这些抗议者中包括原住民和环保人士,他们认为该项目侵犯了斯坦丁洛克苏族(Standing Rock Sioux)的权利和主权。此后,这类监控行为并未停止。2020年,能源公司Enbridge筹建另一条输油管道时,同样引发争议和抗议,CBP不仅出动无人机巡查拟建管道路线,还对反对该项目的环保组织领导人住宅上空进行了监视。
此类针对抗议人群的无人机监控引发了广泛担忧,有观点认为这可能对受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和结社自由构成威胁。尽管CBP曾在2015年表示,从未使用无人机监控抗议或其他第一修正案相关活动,但此后屡次曝出的类似事件似乎表明,这一立场已发生变化。
事实上,CBP向其他执法机构借调无人机已是常态。2012年,倡导数字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非营利组织“电子前哨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曾依据《信息自由法》起诉国土安全部,要求公开CBP借调无人机的详细情况。起初,国土安全部提供的资料并不完整,隐瞒了约200次无人机飞行任务。但截至2014年,该基金会发现,在2010年至2012年间,CBP共借调无人机687次,服务对象涵盖联邦调查局(FBI)、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美国法警局(U.S.Marshals)、海岸警卫队(Coast Guard)、明尼苏达州刑事调查局、北达科他州刑事调查局、北达科他州国民警卫队及德克萨斯州公共安全部等众多机构。
根据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学者大卫·比尔(David Bier)和马修·费尼(Matthew Feeney)在2018年发表的分析报告,在2013年至2016年期间,CBP无人机飞行时数中,仅约一半真正用于支持边境巡逻。CBP自身资料也显示,其“捕食者B”无人机约有20%的飞行任务并不在沿海或边境地区进行。
CBP无人机用途的不断扩展,尤其是用于监控民众抗议和集会活动,已引发外界对隐私权和公民自由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