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6日,美国海军一架CH-53E"超级种马"直升机。(美国国防部)

【侨报讯】美国海军陆战队在5月7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2月在圣地亚哥东部派恩谷(Pine Valley)附近发生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直升机坠毁事故,主要原因被认定为飞行员操作失误,这起空难造成五名士兵罹难。报告同时指出,夜视仪的局限性以及恶劣天气条件亦为事故发生的关键辅助因素。

这架CH-53“超级种马”(Super Stallion)运输直升机于2月6日晚间在返航途中撞山坠毁,事发时正从克里奇空军基地(Creech Air Force Base)飞往米拉马海军陆战队航空站(Marine Corps Air Station Miramar)。

调查人员指出,飞行当晚存在多重不利因素:山区云层低垂、结冰天气普遍,能见度严重受限。飞行员与机组成员全程佩戴夜视仪进行导航,但在低温降水和云层影响下,这些设备的性能可能受损,降低了飞行员对地形的辨识能力,并可能误导其判断实际飞行高度和障碍物的距离。

“夜视仪受限于光污染及气候条件,容易影响飞行员的空间感知,”调查报告指出。类似问题也曾在其他军用航空事故中被提及,包括今年1月一架陆军“黑鹰”直升机与客机在华盛顿国家机场附近相撞、造成67人遇难的事件。

尽管环境因素复杂,调查最终认定飞行员未能及时规避地形是事故的主因。此外,报告批评该任务的指挥官批准此次飞行的决策不当,认为其不应在该天气条件下批准夜间任务,该名指挥官事后已因“对领导能力丧失信心”离职。

报告还披露,执行任务的中队此前因“鱼鹰”(V-22Osprey)机队长期停飞,承担了更多飞行任务,人员调度紧张,多名中队成员在访谈中坦言机组人手长期“被过度调动”。

此案再次引发对军用飞行安全标准的审视,尤其是关于高风险夜间任务批准机制、飞行设备技术局限以及人员过度调动等制度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