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4月19日,由美国格律传媒集团与常春藤课后学校联合主办的第二场《文化使者·名家讲坛》家庭教育讲座在圣地亚哥成功举办。中国青少年教育专家方刚博士应邀出席,以“赋权未来:亲子教育与家庭教育新视角”为题,系统讲解“赋权型教育”理念,引发当地华人家长的强烈共鸣。
在讲座中,方博士指出,长期以来,许多华人家庭在教育中惯用“规训型”方式,强调对孩子的管控与服从,虽然短期内可能见效,却往往压抑了孩子的独立意识、探索能力与情感表达,甚至可能引发自卑、依赖、抗拒等长期心理问题。
为应对这一问题,方博士提出“赋权型教育”理念。他指出,教育应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在合理范围内给予他们表达、选择与试错的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内驱力与责任感。他强调,“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赋权并不是放任,而是陪伴与引导。”
讲座进一步阐述了赋权型教育的三大核心结构:孩子天生具备的“八大宝藏”(如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抗挫力等);父母应主动施展的“八大魔法”(如深度陪伴、积极探索、成为榜样、具体赞赏等);以及针对青春期沟通设计的“赋权三步法”,即“分享信息、推动思考、尊重选择”。他指出:“只有当孩子感受到尊重与信任,才能真正建立起自我认同与成长动力。”
讲座还特别触及青春期性教育这一在华人家庭中常被忽视的重要议题。方博士表示,科学的性教育不仅不会导致孩子“早熟”或“误入歧途”,反而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与性别平等观念。他鼓励家长以开放、真诚的态度与孩子沟通,成为他们最可信赖的信息来源。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家长们积极提问,分享自身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挑战。一位家长坦言,面对孩子犯错时情绪常常难以控制,不知道如何应对。方博士建议她:“试着深呼吸,走出房间,冷静十秒再回来,这样才能避免情绪失控所带来的伤害。”
另一位母亲提到,自己曾因孩子光脚玩滑板车而严厉训斥孩子,结果孩子摔倒让她更加自责。对此,方博士建议,以唤起孩子同理心的方式替代责骂,比如告诉孩子:“如果你摔倒了,妈妈会多么难过,你会受伤,可能就不能再出去玩了。”他指出,教育的关键是理解孩子,用情感沟通代替压迫命令。
此外,方博士强调,父母要善于肯定孩子,鼓励其独特性与成长动力。在面对孩子犯错或行为偏差时,应避免单一批评,而应采用“三明治法”进行建设性沟通——“先说优点,再指出问题,最后给予鼓励”。他指出:“孩子的成长方向,往往就藏在你赞赏的目光里。”
多位家长表示,这场讲座不仅打开了他们对家庭教育的新视角,更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法,帮助他们在日常亲子关系中实现真正的“理解与赋能”,并且家长们在现场建立了“方博士北美华人教育群”,希望可以向方博士学习更多育儿知识。主办方也表示,将继续推动此类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活动,为南加州华人家庭搭建知识交流与成长的平台。
为欢迎方博士首次到访,19日当晚,圣地亚哥侨界特别举行了欢迎晚宴。出席晚宴的嘉宾包括亚裔平权会会长韩爱杰、全美文化教育基金会会长蔡晶、执行理事长曾永煌、圣地亚哥华人青少年交响乐团总监扬声博士、侨领周丽君、常春藤课后学校校长Ivy Li、美西侨报总裁任红雨等。与会人士对方博士长期致力于推动青少年性教育与家庭赋权教育表示高度赞赏,并期待他再次来到圣地亚哥举办讲座,将更多先进教育理念带入华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