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洛杉矶县拥有超过一千万人口,其大都会地铁系统在去年运送乘客达3亿人次。与此同时,洛杉矶国际机场(LAX)也是全球最繁忙、最重要的机场之一,2024年接待旅客超过7600万人次。然而,尽管这座城市的交通系统遍布全县,却始终无法实现从任何地铁线路直接通往机场的连接,这一历史性的“断链”问题如今或将迎来终结。
至于为何始终没有建设通往机场的地铁线路,至今无人能给出确切解释。一些人猜测,早年出租车行业可能从中作梗;也有人认为,是周边社区曾低调反对此类建设;还有一种说法是,城市规划者当年根本未曾考虑这一需求。无论真相为何,这一公共交通的缺失早已成为洛杉矶都市规划史上一个难以解释的“谜团”。
即便是洛杉矶政坛最资深的领导者也对此感到困惑。现任洛杉矶县监事兼大都会交通局(LA Metro)主席贾尼斯·哈恩(Janice Hahn)就坦言,她也不知道为何地铁系统绕过了LAX。贾尼斯曾在一次机场项目落成典礼上打趣道:“里根总统曾说,‘最可怕的一句话是:我来自政府,是来帮忙的。’在洛杉矶,这句话应该是:‘你能送我去LAX吗?’”
贾尼斯政坛资历深厚,曾任市议员、联邦众议员,其父肯尼斯·哈恩(Kenneth Hahn)也是洛杉矶政坛的传奇人物,早在1980年,肯尼斯就设想要将轻轨延伸至机场。然而四十五年过去,尽管地铁网络已覆盖整个县域,LAX依旧是例外。机场交通拥堵一直是洛杉矶生活的痛点,不论白天黑夜,通往各航站楼的环形车道几乎总是瘫痪。
另一位曾任县监事的政坛老将泽夫·亚罗斯拉夫斯基(Zev Yaroslavsky)在回忆录中感叹,地铁绿线明明途经机场附近,却最终止步于外围,这一决策“毫无道理”。他甚至将这条线路称为“摩西线”——旅客虽能望见“应许之地”,却始终无法踏入。
多年来,地方政府尝试过各种权宜之计,包括市区至机场的FlyAway巴士、专设的网约车停车场,以及与各地连接的巴士服务。但对那些习惯在世界各地机场轻松转乘地铁的旅客而言,LAX的现状堪称“落后”。无论是华盛顿的里根机场,还是旧金山、巴黎、香港等城市,地铁直通机场几乎已是标配。
那么,为何不早些延长地铁线路?障碍多种多样:高昂的成本、社区阻力、以及对于机场扩建的敏感政治氛围。多年来,“扩建”一词几乎成为禁忌,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一词。任何试图让地铁穿越机场的提议,都会引发激烈反对。出于对诉讼的恐惧,许多决策者选择了沉默与观望。
于是,旅客下机后,仍需搭乘接驳巴士或拖着行李走向遥远的网约车区域——这一幕,几代洛杉矶人早已司空见惯。
如今,这一僵局终于出现松动。两个关键项目正在推进之中,有望彻底打通这一长期存在的交通断点。其一是LAX机场正在建设的“自动旅客捷运系统”(People Mover),可将旅客快速运送至各航站楼;其二是地铁K线将延伸至一个全新建设的“LAX/Metro交通枢纽中心”,位于机场外围。
这意味着,未来乘客可以从好莱坞、圣费尔南多谷,甚至帕萨迪纳直接搭乘地铁,到达LAX交通枢纽后,无缝衔接“People Mover”前往航站楼,全程无需换乘巴士或依赖他人接送。
尽管原定于去年12月启用的计划未能如期实现,工程仍在持续推进,当前目标是在2025年12月正式启用。哈恩对此表示乐观,认为这个“困扰洛杉矶几代人的噩梦”终将结束。
这一连接项目若能如期完工,将在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完美收官,成为城市“国际亮相”的一大亮点。“如果想真正展示这座城市,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贾尼斯表示。她还指出,国际旅客往往期望抵达一座城市后,即可通过公共交通出行,而地铁通达机场正是实现这一愿景的第一步。“地铁直达服务将真正把LAX送入‘国际机场俱乐部’。”
这项跨越数十年的工程若最终落地,将为洛杉矶交通史翻开新的一页。尽管过去多次努力未果,但如今,梦想似乎触手可及。正如贾尼斯所说:“我真的相信,这场长久的梦魇就快结束了。”